在ก變成雞之前,泰國人怎麼背字母?

‧「當時是因為洪姓華裔富商開始在泰國發售彩票供玩樂,因此需要用ก ข等字母來表示不同的彩票名,所以便有了ก สามหวย(三槐)、ข ง่วยโป๊(月寶)、 ฃ เจียมขวย(占奎) 、 ค เม่งจู(明珠)等……」

學過泰文的人,一定還記得自己反覆背著「ก是雞、ข是蛋」,不過這些字母並非一直都有名字。

或許應該先反過來問,那為什麼要給字母取名字呢?小時候學英文的時候,大概也唸過A Apple、B Book,但26個字母背起來後就不需要去記每個字母的特定名稱。學注音符號時也一樣,ㄅ就是ㄅ,ㄆ就是ㄆ,我們也不用記ㄅ 包子,ㄆ 泡沫之類的。

這或許是因為,以英語和注音符號的例子來看,假設我們要唸「雙脣送氣清音」的[pʰ],英文就是P,注音符號就是ㄆ,沒有其他可能了。但同樣一個音,泰文裡可以是พ,ผ,ภ其中一個,如果沒有搞清楚就會在拼寫時產生障礙。

在古代,泰國孩童受教育都是到寺廟裡跟著僧侶學,要能閱讀就得把這些字母硬背起來。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,才陸續有教育工作者想出一些方法,讓背誦字母的過程變得容易,包括給字母訂立名稱,以打油詩背誦等等。

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,就是在介紹今日使用的泰文字母名稱是怎麼產生的。

題外話是,其實泰國人在長大之後,有的人也會忘了怎麼背出泰文字母的正確順序,例如這個影片: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siU_re3EqQ

這位泰國Youtuber要挑戰的是重新背出泰文字母的正確順序,看看自己需要花多少時間,開始挑戰前他問了問工作人員有人還能背出來嗎?結果有人回答他說大概只有幼稚園的時候還會背吧。

這麼說來,現在到台灣路上隨便找個人,要他背出ㄅ到ㄦ的正確順序,可能也會有點難度啊

文章開始前再一點點雜感。我覺得泰語母語學習者去背雞啊、蛋啊什麼的ok,但外國學習者最好不要先去背這個,直接去記ก =[k] 、ข =[kʰ]就好了,雞蛋什麼的日後如果需要用到,慢慢就會記起來,就像我們不會特別去記「草頭黃」、「雙木林」一樣。

==========

〈在ก 唸 ก ไก่之前,泰國人怎麼背字母?〉

出處:https://www.silpa-mag.com/history/article_27598

說和讀寫泰語都需要用到從ก到ฮ的子音字母,因此學習泰語就非常需要先將44個字母背起來才能開始讀書,但在過去,由於字母還沒有命名,要記憶ก ข ค ง等字母較為困難。

為字母命名是為了讓人熟悉發音,並更容易將字母記起來。西元1835年,或許是首次開始有人為字母命名,當時是因為洪姓華裔富商開始在泰國發售彩票供遊玩,因此需要用ก ข等字母來表示不同的彩票名,所以便有了ก สามหวย(三槐)、ข ง่วยโป๊(月寶)、 ฃ เจียมขวย(占奎) 、 ค เม่งจู(明珠)等朗朗上口的稱呼。

(譯註:所使用的泰文應為括號內漢字的潮州話發音,參見http://perso.numericable.fr/cheefah/36-book16-thai3.htm

之後,泰國第一本官方教科書的編纂人พระยาศรีสุนทรโวหาร覺得,泰國人用彩票的名字來記憶字母太令人難過了,因此1877年時在มิวเซียม เล่ม 2(Museum第二冊)這本書裡,寫了「泰文書籍教學」這篇文章,為27個字母指定了名稱,包括ข ขัดข้อง(阻撓)、ฃ อังกุษ(某種鉤子)、ค คิด(想),並且略掉了已經有名字的ศ、ษ 、ส及發音沒有與其他字母重複的子音。因此,還有15個字母沒有名字。

等到1899年,44個字母才都有了名字,泰國現代教育的奠基者丹龍親王(ดำรงราชานุภาพ)寫了แบบเรียนเร็ว เล่ม 1(速成教材 第一冊)這本書,是第一本以ก.ไก่(雞)、ข.ไข่(蛋)到 ฮ.นกฮูก(貓頭鷹)給字母命名的書。

速成教材第一冊的內容包括字母的圖片和字母的名稱,以及字母的書寫順序指示。之所以寫這本書,是因為親王發現各省府隨同寺廟僧侶學習的孩童們,常常因需要幫忙家務而無法獲得完整的學習,一年裡有好幾個月都在工作,而當時使用的官方教科書必須耗時一年以上才能學完。因此親王才寫了速成教材,以便學童能夠更輕易地將字母背起來,有插圖的輔助也讓課本的內容更好理解。

在丹龍親王的書面世之後,還有許多基礎的泰語教科書接著出現,但每本書給字母的名稱都不太一樣。著名的傳教士François Touvenet1 (F. Hilaire)在1910年出版的ดรุณศึกษา(少年教育)中,就修改了某幾個字母的名稱,例如ฑ มณโฑ (神話中的巨人之妻)改成ฑ มณฑล(行政區),或是ณ เณร(沙彌)改成 ณ ธรณี (土地)等等。

เจริญราษฎร์出版社在1915年出版了มูลบทบรรพกิจ(學前基礎)一書,把所有的字母名稱都換掉了,例如ก กบ(青蛙)、ข เขียด(小型的蛙類)、ฃ ฃาคน(腿),一直到ฮ อุปฮาด(某種爵位)。

พิศาลบรรณนิติ์出版社在1920年將พระยาศรีสุนทรโวหาร寫的มูลบทบรรพกิจ(學前基礎)再次出版,並由พระยา ป. เปรียญ進行了修訂,書中的字母插圖及字母名稱都經過修改,例如 ก มะละกอ(木瓜)、ข ขอทาน(乞丐)、ฃ ฃอช้าง(象鉤)、ค ลูกคิด(算盤),到最後的 ฮ จีนฮ่อ(中國西南及泰國北部的山區漢人) 。除此之外,還有書籍收錄了便於背誦字母的韻文。

ย้วน ทันนิเทศ 老師在1930年寫的แบบเรียนไว(速學教程),是第一本將背誦字母的打油詩跟字母結合在一起的課本,也算是泰國第一首背誦字母的打油詩,當時的內容是: ก唸 ก ไก่(雞)、ข. ไขมาหา(打開來找)、ฃ ฃวดน้องชาย(弟弟的瓶子)、ค ควายเข้ามา(水牛進來)等等。

到了1947年,ประชาช่าง公司印製แบบเรียน ก ไก่ ชั้นเตรียม(學前字母學習教材),該書的字母背誦打油詩是:ก 唸 ก ไก่(雞)、ข ไข่ในเล้า(蛋在雞舍)、ฃ ฃวดของเรา(我的瓶子)等等,也是我們現在還很熟悉的,用來背誦字母的句子。

在過去,孩童們跟隨地方寺廟裡僧侶學習的時間不多,要背下44個字母並非易事,但之後每個字母都有了名稱,讓孩童能夠更容易將字母背起來,加入插圖和打油詩也是另一種幫助記憶,讓孩子將字母記得更熟的方法。

直到今日,我們都還是會教孩子背誦ก 唸 ก ไก่(雞)、ข ไข่ในเล้า(蛋在雞舍)。

發表留言